• 网站首页
  • 军事外交
  • 武装力量
  • 军事行动
  • 国防服务
  • 法规文献
  • 军媒视点
  • 国防动员
  • 强军新征程 跑出加速度丨来自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的观察报告

    发布日期:2024-08-11 浏览量:0 

    争先的勇者

    ——来自第七十一集团军某旅的观察报告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危乔巧 特约通讯员 宋世杰 赵前松

    战车实施烟幕遮障。黄振宇摄

    皖东腹地,林深谷幽。

    风雨欲来,一架无人机在山林中若隐若现,爬升、盘旋、突进……山野之间,第71集团军某旅一场合成营战术攻防训练激战正酣。

    侦察分队传回情报信息后,营指挥所迅速下达火力打击命令;电子对抗分队率先出击,干扰“敌”指挥链路;随后空中火力支援抵达,弹药倾泻而下,“敌”防御工事轰然倒塌;装甲车队卷起滚滚烟尘,犹如锐利尖刀直插“敌”心脏……

    70多年前,该旅前身部队率先登上济南城头,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荣誉称号。在国庆70周年阅兵战旗方队中,这面鲜红战旗迎风飘扬,光荣接受党和人民检阅。

    “我军在革命性锻造中浴火重生,在历史性重塑中强筋壮骨,在迎接风险挑战中向强进发。”回望峥嵘岁月,眺望奋斗征程,结合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该旅领导感叹,新时代强军路上,更要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传承“争任务、争第一、争头功”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接续奋斗,向联合转型,与时代竞速。

    对奋斗者来说,时间要用“秒”来计算

    周末雨夜,记者推门走进该旅作战值班室,发现各值班要素座无虚席。

    在李参谋长电脑屏幕上,一张由密密麻麻文字和五彩符号组成的表格分外醒目,上面标注着多个大项任务和时间节点。

    “战场已不是‘昨天的模样’!如果没有‘今夜准备战斗’的紧迫感,我们怎么打赢‘明天的对手’?”李参谋长的话里既有些许兴奋,也透出几分焦虑。焦虑,源于曾经的两次“败仗”——

    第一次,新装备配发后的首次实兵对抗。指挥员呼叫联合火力支援,企图截断“敌人”退路,却因联络信号不畅,无法实时通联,“敌人”趁机扬长而去。

    第二次,上级组织旅指挥所演习。上级情况通报、各方侦察情报短时间内纷至沓来,相关人员手忙脚乱……

    那段时间,每次路过旅机关门口那块刻着“雄风常在”几个大字的英雄石时,李参谋长都脚步匆匆,不敢面对。

    “不只因为栽了跟头着急打翻身仗,更是因为愧对先辈赢来的这个‘第一’。”战争年代,该旅前身部队每次战役中都被放在主要方向、担负主攻任务,锤炼了“一有任务就兴奋、一见敌人就眼红、一打硬仗就拼命”的战斗作风,也形成了对“第一”的特有认知——“所谓‘第一’,就是战胜所有对手的捷足先登”。

    战胜不复,知变为大。有时候,承受的压力越大,就越能体会到“转变”的紧迫。

    以前,优秀步兵的标准是“神枪手”“铁脚板”;现在,符合实战要求的“车马炮”是什么标准、该怎么培养?

    如何将兵力根据战场态势快速灵活组合,实现多种作战模式“即插即用”,让各作战要素聚力发挥体系效能?

    信息化装备越来越多,如何运用信息化平台,让协同作战行动实现全时互嵌互融?

    ……

    新的体制编制、新的武器装备、新的使命任务,呼唤更多新时代的勇者。

    “遇到挫折、决不认输,找准方向、从头再来,这是前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李参谋长说,从“转变”开始,旅党委带领全旅官兵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奔跑、向上攀登。

    战时政治工作研练示范、基础平台建设试点、某项任务无人机运用……在一次次大项任务的锤炼中,奋斗的路径逐渐清晰:将“三争”精神融入使命任务,融入练兵全程,融入攻坚克难之中,在强军新征程上奋勇争先。

    奋斗之路不会一马平川。缺装备,就利用模拟器材进行基础训练;缺技术,就带着骨干去工厂求学;缺教材,就请院校专家入营教学……

    “像是站上了一台高速运转的跑步机,不努力奔跑,就会被机器甩下。”在李参谋长的笔记本上,记着一段他时常拿来警醒自己的话,“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奋斗者来说,时间又是个变数。用‘秒’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奋斗不舍昼夜,争先永不停歇

    一连几天雨水淅沥,野外驻训场被笼罩在一片迷蒙中。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习惯了在雨中奔跑……”合成一营呼营长说。

    合成一营拥有全旅最多的荣誉连队,包括当年最先登上济南城头的“济南英雄连”。

    70多年前的济南战役中,“济南英雄连”在连续3次突击受挫的情况下,再次奋勇发起突击,率先登上城头。

    岁月流转,传承永续。多年来,合成一营官兵始终保持着奋勇争先的劲头。

    “以前战斗射击训练时只需正向射击,现在不仅要正着打,还要斜着打、反着打,甚至在靶区设置对抗系统进行实时对抗……”手拿最新的训练大纲,呼营长感慨道,“稍一松劲,就跟不上战斗力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

    前不久,新大纲先行示范任务交给合成一营,呼营长本以为是个“烫手山芋”,没想到几个连队争相请战。经过营党委研究,示范任务交给“济南英雄连”。该连王连长没有想到,同样的情形在连队任务动员会上重演——

    “任务来了,谁上?”“我们班上!”所有班长齐声应答。动员会上,最难的不是分配任务,而是做劝退其他班长的思想工作。

    训练场上,雨仍在下。步战车在各个障碍路段迅速穿行,攀土岭、越壕沟、冲过涉水场……记者看到,车组在行进间切换挡位,娴熟完成各项动作后,迅疾冲过终点。

    “今天的训练,准确率提升了一点,用时又缩短了几秒……”八班班长徐明豪跳下战车,身上冒着热气,红通通的脸上淌着汗水。争到任务后,他带领战友在短时间内拆分大纲内容、细化训练时间、班组绑定协同、加装复盘系统……付出这些心血,就是为了在示范时能更精确、更规范,战场上能打得更准。

    雨水冲刷过后,驻训场边上“攻坚争先,敢打硬拼,永不服输”的大字标语格外醒目。

    返回主营区时夜色已浓,记者看到某高炮连正在组织夜间训练。

    细雨绵绵,夜色如墨。官兵严格按照暗夜条件下灯火管制要求,熟练使用单兵照明具、微光夜视仪等器材,根据新大纲要求迅速展开训练。

    “新大纲相关专业单兵训练课目中,夜训要求明显增多。”高炮连结合实际自研夜间作战急需的发光图板、遥控发光管、发光手套等器材,加强制式夜视器材的使用和训练。在最近的一次实弹训练中,该连对5个夜间射击课目进行全流程、全要素检验,均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都在为‘当那一天来临’做准备,可谁也不能保证‘那一天’到来时是白天还是黑夜。”在该旅开展的“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中,王连长讲述了拼搏奋进的感受,“奋斗不舍昼夜,争先永不停歇。唯有始终强化分秒必争的意识,才能在赛道上一骑绝尘、甩开对手。”

    在兵专家工作室,记者看见一级上士邵宗兴正在操作台前鼓捣一堆“宝贝”。

    10年埋头钻研,收获26项发明成果……作为小有名气的兵专家,邵宗兴奋斗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他的上铺床板上贴着这样两句话:“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努力了吗?”“还有哪些发明可以搞出来?”

    去年冬天,邵宗兴偶然听说射击训练时有人因频繁压弹导致手部受伤。战友随口一提,他却记在心上。

    “能否设计一个省时又省力的‘自动高机压弹器’?”打定主意后,他退掉过年休假回家的车票,钻进工作室一待就是10多天。

    “当年老前辈打济南时争分夺秒,成就了‘第一团’的美名。今天,战场上快敌一秒,就可能抢占先机。‘自动高机压弹器’让射击准备时间缩短三分之二……”邵宗兴的话,让记者感到,分秒必争夺取胜利的红色基因,已经深深融入这支部队的血脉之中。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但奋斗精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革命先辈的基因传承、身边战友的提醒激励,还有行进间整队、冲锋中看齐所焕发出的内驱动力。

    警卫勤务连上等兵胡耿军,入伍前曾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金牌,也是该旅年龄最小的“兵创客”。

    刚下连时,胡耿军因体能素质较差,跟不上训练节奏,入伍之初的热情一落千丈,甚至开始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但是在连队,他发现身边战友完全是另一种状态——有任务,大家抢着上;有比武,大家铆着劲练;有培训,大家争着去;有困难,大家一起扛……

    看到胡耿军不在状态,战友比他还着急,干部骨干轮流找他谈心,给他讲红色传承、连队荣誉……

    “昨天的金牌只能代表过去,今天的荣誉要靠新的奋斗来获得。既然到了‘济南第一团’,就要永远争‘第一’……”易指导员的一番话,解开了胡耿军的心结。

    从此之后,胡耿军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战友一起取得排爆机器人、多功能地形车等5项革新成果,获得2项国家专利。2023年底,他被旅队表彰为“最美‘济南第一团’传人”,荣立三等功。

    “为解救被困群众,‘马石山十勇士’四进三出包围圈,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先辈传下来的这股永不言败、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是我们战胜困难、勇夺冠军的精神支柱。”在“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中,教导队丁教员回首参加某重要比赛夺得第一的经历,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始终向前冲,始终向上看。”这是丁教员的座右铭,也是激励官兵昂首奋进的战斗秘籍。

    在持续奋斗中永葆“第一”荣光

    中午时分,野战营地一顶顶帐篷内热气蒸腾,饭菜飘香。

    突然,急促哨音响起,官兵放下饭碗,背起行装,登上战车奔赴任务地域。

    记者掀开指挥帐篷的门帘,该旅作训科孙参谋正对着硕大的沙盘,琢磨这场特殊的训练——部队高速机动迅速拔点夺控某高地后,由阵地进攻训练转入空地对抗训练。

    “一天训练安排两场战斗,日常驻训为啥抓得这么紧?”

    “不抓紧不行啊,空军某部在附近的无人机集训很快就要结束,如果这几天不联系他们组织联合训练,今年的空地对抗训练就可能会错过。”

    “不抓紧就可能错过。”孙参谋身上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作为基层部队代表出席党的二十大,他现场聆听习主席发出的号令: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

    那一刻,孙参谋心里涌起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

    一次,作为“济南英雄连”连长,他率领连队与空军某部开展联合训练。无人机盘旋升空,将信息数据传送到地面单兵数字终端,帮助侦察小组规划路线、实时警戒,并为主攻分队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有了无人机,我们这把攻坚锋刃将插上翅膀……”看到无人装备焕发出的威力,孙参谋深受触动,也燃起了斗志。在他眼里,只要努力奋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战胜不了的挑战。

    从那之后,他们白天铆在训练场上,向相关技师请教无人机知识,晚上挑灯钻研合成营体制下的无人机作战理论……

    从基层连长到作训参谋,身份虽然变了,但他对新质战斗力的那份急切和执着一点没有变:“过去‘第一’不等于永远‘第一’。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持续奋斗,在加快生成新质战斗力上夺取先机!”

    锚定目标,向战寻路,昂首疾行,终有所得。在不久前的实兵对抗训练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担负主攻任务的分队,依托该旅与联勤保障部队某部联合搭建的一体化物资补给智慧平台,向后方指挥所“一键式”点单提报需求。很快,一线部队就受领物资继续投入战斗。

    ——“伤员”利用智能腕表发出求救信号,该旅卫勤分队指挥员收到求救坐标后,立即通知搜救人员操纵无人机沿规划路径搜寻;发现“伤员”后,无人机悬停目标上空,指引搜救人员展开救助。

    “我们运用现代物流仓储理念、信息技术和无人装备,在实战中释放新质战斗力的效能。”该旅领导的话充满兴奋和信心,“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是从未接触过的全新课题。只有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持续奋斗、奋勇争先,才能永葆‘第一’的荣光。”

    明月跃过山巅,训练圆满结束。战车的灯光映照在营区的战旗广场上,56面荣誉战旗熠熠生辉——在“济南第一团”的战旗雕塑旁,整齐排列着“即墨城第一连”“平度城第一连”“高密城第一连”“灵山战斗第一连”……这些以“第一”命名的荣誉战旗,展示着这支英雄部队奋斗夺“第一”、砺剑勇争先的血脉基因。

    明天,官兵们将从这里出发,向着下一个“第一”,开始又一场攻坚克难、破障前行的冲锋。

    点击二维码,浏览更多内容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文章作者:黄昆仑 危乔巧 宋世杰 赵前松  文章编辑:叶梦圆 

    上一篇: 三伏探哨丨祖国心脏:我站“红旗第一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