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军事外交
  • 武装力量
  • 军事行动
  • 国防服务
  • 法规文献
  • 军媒视点
  • 国防动员
  • 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发布日期:2024-08-17 浏览量:0 

    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王崇嘉 杨 静 康伟佳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资料图片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太行,从不缺少奇迹;吕梁,从不缺少勇气。抗战时期,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为全民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在我军军工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崖洞兵工厂。

    抗战初期,我军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讲堂乡韩庄村创建了太行山区最早的兵工厂——八路军总部韩庄修械所。日军入侵榆社县后,韩庄修械所受到严重威胁。为创建一个长期稳固的军工生产基地,八路军总部决定为修械所“搬家”。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负责为修械所选择新址。左权曾毕业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具有很强的军事战略能力,他深入太行山一带,几经斟酌最终选择了黄崖洞。

    为何选择黄崖洞?从地理位置上看,此处位于太行山脉中部,壁立千仞,从外界进入黄崖洞,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S”形通道,在通道上设置一道关卡,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选址完成后,黄崖洞兵工厂建设工程正式启动。通往黄崖洞的路途,沟壑纵横、道路崎岖,工人们开山修路、搬石填沟,用马拉、用肩扛、用手抬,艰难地运输一件件生产设备。他们铆足了劲,一边建设兵工厂,一边不忘生产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没有精密仪器,他们就拿韭菜叶当量具;缺少现代化机床设备,大家就用锉刀制造枪械。

    大山深处机声隆隆,工人们相信,机器在转,八路军就有武器,就能打胜仗。当时,兵工厂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全凭一把土锉刀,太行山上出英豪。夺了边区状元印,《新华日报》天天飘。”这是称赞兵工厂工人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前线生产枪械弹药,并鼓励大家争当边区劳动模范。

    黄崖洞兵工厂建成后,左权又筹划如何提升生产效率。缺少生产材料,工人们将缴获的弹壳、钢盔等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当然,光靠弹壳和钢盔等材料不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要。怎么办?这时候,兵工厂一名干部想到了一举两得的方法:拆下敌人铁路上的铁轨。这样,一是可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二是可以把铁轨作为制造枪械的材料。

    随着兵工厂发展壮大,工人数量扩大到近1000名,能够生产“太行造”步枪、炮弹和掷弹筒等武器。晋冀鲁豫边区“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是兵工厂的一名车工,每次生产竞赛都是第一名,他创造了75秒车削一发炮弹外圆的惊人纪录,被誉为“炮弹大王”。当时,兵工厂最多月产步枪430支、炮弹2000余发,年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被朱德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抗战期间,黄崖洞兵工厂累计生产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万发、“八一式马步枪”上万支,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

    黄崖洞兵工厂的存在,对日军来说是重大威胁。1941年冬,日军集结5000多人兵力,妄图摧毁黄崖洞兵工厂。我军官兵和工人们奋勇杀敌,连连击退敌人的攻击,最终以敌伤亡1000余人、我伤亡160余人的战绩,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

    日军惨败后,于次年夏再次集结精锐部队,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此时,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八路军总部决定将黄崖洞兵工厂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分为3路,继续在太行山地区组织生产。

    黄崖洞兵工厂功勋卓著,也是我军军工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不仅为前线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军工领域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些技术骨干奔赴全国各地兵工厂,成为我军武器装备研发生产的重要基石。

    随着人民军工事业快速发展,黄崖洞兵工厂也将为历史永远铭记。2018年,黄崖洞兵工厂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军工精神,在太行山,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光芒,激励着一代代军工人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文章作者:王崇嘉 杨 静 康伟佳  文章编辑:叶梦圆 

    上一篇: 军史文物|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的“功臣炮”



    友情链接